《自由》

 

  •  作者:強納森.法蘭岑
  •  原文作者:Jonathan Franzen
  •  譯者:繆梅
  •  出版社:新經典文化
  •  出版日期:2011年10月5日
  •  共640頁

 

圖片來源:博客萊

 

 

終於,讀完了。然而,閱讀筆記,卻不知從何落筆。檢視散亂的筆記,遲遲無法彙整作結…概因書名《自由》,焉知關於「自由」的主題,我們能夠思考的角度,實在太廣泛…正如書中引領讀者深層挖掘的內心獨白,屢屢教人中斷閱讀,記錄斷簡殘篇的心情筆記,都佐證了它討論的深度…實難一言以蔽之。

總括來說,《自由》,吾將之屬性歸類純文學作品。

一般而言,通俗文學與純文學的大略分法:通俗小說重情節(緊張刺激,高潮迭起──如:丹。布朗、湊佳苗..等),文學作品重人物(情緒糾葛,內心自白──如:村上春樹、朱少麟…等近年來文學作家之作)。

純學文作品以情感細膩、主題深度作發揮,作品帶有嚴肅而沉重的特質,冗長晦澀。然而,能成為傳世經典文學實屬不易,主題明確,層次分明的文學作品成為雋永不朽(寫壞了便落得不知所云,難以下嚥)。我以為,能夠列為經典之作的,通常含有隱寓的意象,文以載道,頗具哲學性的藝術價值。作者此書即是。

作者在情節的鋪陳中,帶出世代的背景與象徵性主流思想,隱約可見美國夢與獨立宣言的變異,這一切的變化或許源於對「自由」的解讀與嚮往。──針對這一部份,應該足以成就此書名列經典的價值。而此時混亂的思緒,對作者思想上的理解尚不足以歸結,暫且略過,待日後讀完作者另一作品《修正》,再作整理結語。

 

於此,先簡略以人物及情節作短述:『小說描寫柏格蘭這個家庭及其家族成員,並延伸到他們最親近的朋友、包括戀人,時間跨越多年一層層描繪這些人之間的關係。』(節錄自博客來網站)

背景年代約略於1960以後(此關於美國近代演化與作者想表述之深層思想息息相關,始自嬉皮文化的人文轉變,先理解此時代背景以利解讀作者在情節上的鋪陳,故作註記)。

 

作者固然以「自由」為主題作深層意寓,但就表象來看,「成長」亦可作為另一註解。書中人物個個都經歷多年的探索追尋,對家庭互動與個人價值,從自私、困惑,傷痕中體悟了平凡樸實之幸福的可貴。

書中的人物以寫實的手法呈現,引起讀者內心激盪回響。彷彿也同女主人翁佩蒂般,抽絲剝繭回顧從前…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?在哪一個某時某瞬,只想任性而為?負罪感和自卑感,好勝心與自命不凡…其中人物的成長史,都具有極其到位之糾結心境的描述……從書中冗長,讀出了成長真的很不容易,覺悟的背後往往刻下一道道地傷痕。結局令人感覺溫暖。但成長仍在持續…..幸福人生不是短暫的某一段時期。學習共處,讓愛延續,是一生的課題。

至於「自由」的定義,我想,現代人因為太自由而容易迷失。總想望那虛幻不真切,說不出所以然的自我價值…..而這一切肇因於這世界賦予我們追求任何可能的「自由」,而忽略了珍惜已擁有和可擁有的,成就幸福的──小小平凡與安定。

總體來說,閱讀的過程是沉重而複雜的,卻有種一讀再讀的衝動;百讀不厭的信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inkie的話匣子 的頭像
    Pinkie的話匣子

    Pinkie的話匣子

    Pinkie的話匣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